淺談2013年涇川大云寺東側
出土北朝佛造像與瘞埋舍利地宮之間的關系
涇川縣博物館 劉富強
2012年12月31日甘肅省涇川縣城關鎮水泉寺村民在大云寺東側搶修道路時意外發現了埋藏千年的佛造像窖藏坑兩處、瘞埋舍利地宮一處。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清理,共計清理出佛造像文物280余件,陶棺一具(陶棺內清理出佛牙、佛骨、舍利等佛教頂級圣物),香灰盞一套。此次出土的佛造像從時代上劃分主要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時期的造像;從造像內容上分主要有佛造像、菩薩造像、力士造像、天王造像;從材質上分類主要有石質、陶制、泥質;從造像形式上分主要有造像、造像塔、造像碑等。此次重大發現被認為是21世紀古絲綢之路上的重大考古發現。如此重大的發現有必要考證清楚兩處佛像窖藏坑與瘞埋舍利地宮之間的關系,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證:
一、從出土文物上考證
此次出土的佛造像文物最早的為北魏時期最遲的為宋時期的陶制佛造像,而且據參與發掘 的有關人員介紹出土時佛造像都是殘缺不全的并且不同時期的造像是有序的摻雜在一起的 ,由此可見這批佛造像是被人有意埋藏的并且是一同埋藏的。那么為什么要把不同時期的佛造像一起埋藏那?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這批佛造像經歷了某場劫難,在劫難之后被有心人收集在一起埋藏了起來。出土的銘文磚記載瘞埋舍利的時間為大宋大中祥符六年,這一記載和出土的最遲的佛造像文物時代是吻合的 。證明這批佛造像和舍利、佛牙、佛骨等佛教頂級圣物是同一時期被有意瘞埋的。
二、從時間上考證
后周世宗滅佛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銘文磚確切記載佛舍利及佛牙佛骨等佛教圣物瘞埋于“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1],由此可見后周世宗滅佛與佛教圣物的瘞埋中間間隔58年,銘文磚明確記載云江和智明通過“至二紀余” [2]的時間將這些佛教圣物收集在一起,一紀為12年,二紀有余也就是將近30年時間。而且銘文磚記載就在兩人商量要將舍利瘞埋時云江圓寂了 ,就將瘞埋舍利的事情暫且擱置了下來(載遇天上人間愿力非舍矣不幸云江遷化瘞事后失)[3],到底擱置了多長時間無從考證。如果將收集舍利的時間和瘞埋舍利擱置的時間加在一起接近40年,云江和智明不可能一出生就去收集舍利,那么云江和智明應該是在公元955年以前出生的了,也就是說云江和智明(至少他們的師傅 )一定都經歷了后周世宗滅佛這場佛教劫難。正是因為師徒三人經歷了這場劫難才使得二人在師傅的教誨和感召下立下誓言要將散落在各處的佛舍利收集并供養起來(智明爰與…….利遺跡具瞻戒定惠證感通應現)[4],而且出土時所有的佛造像都是殘缺不全的,這種殘缺不全絕對是人為造成,如此眾多的佛像被破壞絕對是滅佛運動造成的,距離瘞埋時間最近的一次滅佛就是后周世宗滅佛運動。因此這批佛造像應該就是后周世宗滅佛時被毀壞的。
三、從宋代舍利瘞埋制度上考證
江蘇蘇州虎丘北宋云巖寺[5]
一九五七年三月,在江蘇蘇州虎丘云巖寺塔之第二、三層發現天宮。在第二層天宮中放長方形石函。函底座刻“建隆二年(九六一年),男弟子孫仁朗鏤……”,函內放經函。經函內內藏《法華經》及紙卷、錦包竹簾、殘織物、牙牌、珠飾等。天宮中還出有香爐、瓷碗等。第三層天宮中的石函內藏鐵鑄金涂地塔和木質喇嘛塔。金涂塔內置盛舍利金瓶。喇嘛塔里放盛舍利的玉幢。供養品有碗、杯、佛像、像龕、佛珠等六十五件。
河北定縣兩座宋代塔基[6]
一九六九年先后在河北定縣城內發掘了兩座宋代塔基。據表靜志寺塔基地宮內的銘文和墨書題記,可知地宮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年)。地宮中置有北魏興安二年(四五三年)石函,隋大業二年(六0六年)石函和唐龍紀元年(八八九年)的兩具石棺。還出土有金、銀、銅、鐵、玉瓷、琉璃、水晶、瑪瑙、木制器物四百六十余件。凈眾院地宮地置長方形石函,函蓋刻“大宋至道元年(九九五年)……葬”,函內有安放舍利的銀塔、銀棺、銀瓶。在券門兩側各有一石塔,塔內瓷瓶裝舍利。地宮中還出有銀、銅、瓷、琉璃、石刻等文物九十件。
河南密縣北宋塔基[7]
一九六六年秋,在河南密縣原法海寺舊址上,發現了北宋塔基地宮。地宮內上下重疊兩方形石函:上層石函內置三彩琉璃塔一座,下層石函蓋向內的一面刻有“咸平二年(九九八年)……葬”。函內放三彩琉璃方塔二座和三彩琉璃舍利函一個、瓷舍盒二個、銀舍利盒一個、琉璃器五十件,銅佛像三個,漢——宋銅錢四五七枚。
江蘇蘇州宋瑞光寺舍利[8]
一九七八年四月,在江蘇蘇州瑞光寺塔之第三層天宮中,發現雙重方形木函。內木函內壁墨書“大中祥符六年(一0一三年)四月十八日記”。函內置“真珠舍利寶幢”,幛身內藏盛舍利的琉璃葫蘆瓶。幢內還放置經咒、銀龍、銅錢、料石等。天宮中出土佛像、佛塔、漆函、佛經、印章等十余件。
江蘇連云港海清寺北宋阿育王塔[9]
據塔上鑲嵌的碑文載,阿育王塔告竣于北宋天圣九年(一0三二年)。塔內第二層天宮中石函內置鐵函、佛骨和內裝舍利的琉璃瓶。鐵函內放銀槨、銀精合和盛舍利的葫蘆瓷瓶。銀槨內置銀棺、銀函。銀函內放佛骨和盛舍利的琉璃瓶。銀精舍內長方形木蓮座上置木刻佛牙和盛舍利的琉璃瓶。天宮還出土銀盒、銀絲、銅佛、獸、水晶料塊、線香、雄黃及漢至宋錢一二八八枚。
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塔[10]
一九六六年初,在浙江瑞安慧光塔基下發現地宮,因被盜,地宮形制不清,殘存有寫經、刻經、《經志》、經袱、金涂塔,描金堆漆舍利函和唐——宋銅錢五六0枚。據《經志》可知,這批遺物是產北宋朝慶歷三年(一0四三年)入塔。舍利函內放置盛舍利的銀塔、銀瓶刻花琉璃及筯、佛像、琉璃瓶等。
浙江金華北宋萬佛塔塔基[11]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在浙江金華發現了萬佛塔塔基地宮。地宮北壁放的經幛直刻“……嘉佑七年(一0六二年)……沙門靈壽書”。幛前放一鐵函(被盜),地宮殘留佛像、塔、盒、鏡等物八十余件。唐朝——宋錢二十余杖。、上海松江北宋興圣教寺塔地宮一九七四年一月,在上海松江城廂鎮發掘的興圣教寺塔,系北宋熙寧、元老佑年間(一0六八~一0七八年)所建。塔基下地宮中置石函、唐宋銅錢。石函蓋上立銅坐佛,函內置漆函、銅臥佛和大小兩銀函。漆函內藏舍利、銀珠及唐“開元通寶”錢。銅臥佛內放沉香和舍利,大小銀函內藏佛牙、舍利子。
山東濟寧北宋鐵塔[12]
一九七三年,在山東濟寧清理了建于北宋崇寧四年(一一0五年)鐵塔。在第一層塔內天宮中發現了置舍利的石函、瓷函和木函及銅佛、銅鏡、鐵牌、佛經、石碑等物。石函內依次置木函、銀函。
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尋塔[13]
一九七九年,清理了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尋塔。在塔頂中心發現銅質方筒及其東西兩側坑洞。方筒內經幛中有兩銀塔,東坑中舍利內函授內置鎏金銀塔,塔內藏舍利。塔頂還出有佛像,佛經、塔模,金剛杵、印章、佛珠、香料,銅錢等物六百八十余件。據C14測定及寫經年代,可知塔頂文物為大理國時期(一000~一一六0年)之物。
從眾多的宋朝舍利瘞埋地宮中可以看出舍利瘞埋的供養品中都會有佛像,而此次出土的地宮內未發現佛像,那它的供養品——佛像哪去了?應該就是和地宮一起被發現的280余件佛像。(至于佛像為什么沒有瘞埋在舍利地宮內只能等待進一步研究了)宋朝的舍利瘞埋制度有力的證明了這批佛造像是作為舍利的供養品和眾多的佛教頂級圣物同一時期被瘞埋的。
四、從地層關系考證
據當時參與考古發掘的有關人員介紹佛像窖藏坑和瘞埋舍利的地宮都在距離地面1.5米處,并且實地考察可以看到佛像窖藏坑與瘞埋舍利地宮的平面距離在3米左右,完全可以說兩者在同一個地層,同一處建筑設施內(宋龍興寺曼殊院文殊菩薩殿)。進一步證明這批佛造像是瘞埋舍利的供養品,而且兩者應該是同一時期被瘞埋的。
綜上所述:2013年涇川大云寺出土的北朝佛造像文物應該就是后周世宗滅佛時被毀壞的,并且被作為瘞埋舍利的供養品同眾多的佛教頂級圣物同一時期被瘞埋起來的。
參考文獻:
[1][2] [3][4]涇川大云寺東側出土瘞埋舍利地宮銘文磚碑文,涇川,2013年。
[5][6] [7][8] [9][10] [11[12][13] 冉萬里:《中國古代舍利瘞埋制度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