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來,涇川縣博物館為更好地發揮傳播知識、公共教育、服務大眾等職能,進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益。特別是縣博物館作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課堂,在拓展學生學習領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進學生對涇川地域文化了解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吸引了縣域內外廣大師生來館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近年來,涇川縣博物館為更好地發揮傳播知識、公共教育、服務大眾等職能,進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益。特別是縣博物館作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課堂,在拓展學生學習領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進學生對涇川地域文化了解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吸引了縣域內外廣大師生來館增長知識、開闊眼界。4月2日上午,涇川四中、飛云中學共計600余名師生先后走進涇川縣博物館開展了以“了解人文涇川,傳承鄉土文化”和“回顧歷史,激勵前行”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同學們分別參觀了“涇州古城史文化展”、“宋龍興寺窖藏佛像展”及“涇川、莊浪館藏歷代錢幣聯展”三個展覽。同學們認真觀看每件文物,仔細傾聽講解員講解,詳細記錄每個細節。通過一件件真實的出土文物,一句句精彩的細致解說,讓同學們仿佛穿越歷史的風云,打開塵封的歲月,涇州大地塵封千年的歷史燦然展現在孩子們面前。在解說間隙,講解員還與同學們展開現場互動,一個個富有幽默感和啟發性的歷史知識小問題,激發起了孩子們的求知欲望,發散了學生思維,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感。當孩子們了解到李商隱、范仲淹等歷史文化名人與涇川有這么深厚的淵源,無不嘖嘖贊嘆。當歷史課本上一個個知識點與一件件珍貴的文物聯系起來時,一下子使枯燥的書本知識變得鮮活起來。
此次博物館之行,讓同學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不僅增強了他們對涇川這塊神奇土地上歷史和文化的了解,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涇川縣博物館 郭珍)